剪绡零碎点酥乾,向背稀稠画亦难。 日薄从甘春至晚,霜深应怯夜来寒。 澄鲜祇共邻僧惜,冷落犹嫌俗客看。 忆着江南旧行路,酒旗斜拂堕吟鞍。 「注释」 剪:剪成零碎 绡:生丝或生丝织物 点酥:点抹凝酥。 点:点抹 酥: 酪,用牛羊奶制成的食物,如酥酪、酥油。 日薄: 日色暗淡。 宋 欧阳修 《黄杨树子赋》:“日薄云昏,烟霏露滴,负劲节以谁赏,抱孤心而谁识!” 从甘:从来情愿。 澄鲜: 清新。 忆着:心向往之。 「诗词翻译」 百花凋零,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,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。 稀疏的影儿,横斜在清浅的水中,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。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,先偷看梅花一眼;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,定会消魂失魄。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,和梅花亲近,不用敲着檀板唱歌,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。 「诗词赏析」 组诗《山园小梅》在《宋诗纪事》里题作“梅花”,为宋代词人林逋所作的咏梅诗。 北宋词人林逋种梅养鹤成癖,终身不娶,世称“梅妻鹤子”,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,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。这首《山园小梅二首·其二》作者林逋以隐士之心性、视野去观照体悟梅花,视梅花为天酬僧隐的独特风物的,表现了梅花的独特神韵与价值,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梅花也因之与闲隐之流结下不解之缘。 「作者简介」
林逋(bu第一声)(967一1028)字君复,汉族,北宋词人,浙江大里黄贤村人(一说杭州钱塘)。 >>林逋与“梅妻鹤子”的典故 林逋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,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,由于常年足不出户,以植梅养鹤为乐,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,故有“梅妻鹤子”佳话的流传。直到今天,很多人都知道“梅妻鹤子”的故事,《辞海》关于“梅妻鹤子”条目这样记载的: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,无妻无子,种梅养鹤以自娱,人称其“梅妻鹤子”。
宋代沈括在《梦溪笔谈·人事二》这样记载:“林逋隐居杭州孤山,常畜两鹤,纵之则飞入云霄,盘旋久之,复入笼中。逋常泛小艇,游西湖诸寺。有客至逋所居,则一童子出应门,延客坐,为开笼纵鹤。良久,逋必棹小船而归。盖尝以鹤飞为验也。”
林逋长为诗,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,其语孤峭浃澹,自写胸意,多奇句,而未尝存稿,风格澄澈淡远,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,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。如七律《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》一诗,清冷幽静,闲淡浑远,是其诗风的典型体现。《山园小梅》诗中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两句,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,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。他隐居孤山,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,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,其中《山园小梅其一》"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"一句传出后脍炙人口,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。
>>林逋书法成就 林逋善绘事,惜画从不传。工行草,书法瘦挺劲健,笔意类欧阳询、李建中而清劲处尤妙。
陆游谓林逋书法高绝胜人,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、书及人品,并诗跋其书:“诗如东野(孟郊)不言寒,书似留台(李建中)差少肉。”黄庭坚云:“君复书法高胜绝人,予每见之,方病不药而愈,方饥不食而饱。”明沈周诗云:“我爱翁书得瘦硬,云腴濯尽西湖绿。西台少肉是真评,数行清莹含冰玉。宛然风节溢其间,此字此翁俱绝俗。”。林逋书法存世作品仅3件,《自书诗帖》是其中篇幅最长者。 |
上一篇:踏莎行·春色将阑
下一篇:山园小梅二首·其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