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欲晓,莫道君行早。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。 会昌城外高峰,颠连直接东溟。战士指看南粤,更加郁郁葱葱。
「注释」 会昌:县名,在江西南部。 颠:同“巅”,山峰。 东溟:东海。 郁郁葱葱: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,“气佳哉,郁郁葱葱然!” 「赏析」 毛泽东的《清平乐·会昌》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五日《诗刊》的创刊号“毛泽东《旧体诗词十八首》”,一九五七年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《毛泽东诗词讲解》收录。 《清平乐·会昌》这首词作于1934年,毛泽东曾有注云“一九三四年,形势危急,准备长征,心情又是郁闷的。这一首清平乐,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,表露了同一心情。”1934年,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,周恩来和李德(德国人)“三人团”领导。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,在会昌“养病”。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,酒后毛泽东喟然长叹,“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,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,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,完全推在我的身上。现在,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!” 说时竟凄然泪下。 在粤赣省的干部的陪同之下,毛泽东登上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(又名岚山岭)。望着逶迤的山峦,毛泽东触发了诗兴,写下《清平乐·会昌》一词。他的心情虽然苦闷,但并不消沉,豪迈地宣称自己“踏遍青山人未老”。在词人毛泽东眼里所看到的是,“会昌城外高峰,颠连直接东溟”。而远望南粤,“更加郁郁葱葱”,“风景这边独好”的独白,更加表达出他的乐观、豁达之情,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。 毛泽东写罢这首词之后,很快就离开了会昌。他接到来自瑞金的急信,要他赶回去。就在他登上会昌山那天,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已做了重要决定,发布了《给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》,派遣任弼时、萧克、王震率红六军团向湖南西南方向突围西征。这预示着,空前绝后、举世瞩目的长征就要开始了。 |
上一篇:菩萨蛮·黄鹤楼
下一篇:西江月·井冈山